宏哥娱乐网:宏哥娱乐网-我们不生产资源,只做网络资源的搬运工!
当前位置:首页 > 活动分享

养老是个大问题

宏哥 活动分享 138

宏哥娱乐网本次为大家分享的是养老是个大问题


养老是个大问题

@Summer 最聪明:今天我和我老公请了假,来陪我爸办住院。

我老公开车带我们来,医院旁边停车非常紧张,只能把我们父女俩先放下来,他去远一点的地方停车。

我用轮椅推我爸。

我已经是女人里壮实级别的了,产房里生孩子最后差一口气出不来都是我爬床上去帮孕妇压肚子。但我真推着他有点费劲。我爸 174cm,170 多斤。但凡地面有个 2cm 的高度差,我推轮椅就过不去,等我想用点力冲一下,就感觉轮椅一个趔趄。但凡我推轮椅有困难,他就要架拐站起来自己走,他不愿意麻烦别人。

在 X 线室外,我看见另一个男人可能也是外伤,双下肢带着支具,都骨折了,两个脚肿的一塌糊涂。那个男人比较年轻,四十多岁,比我爸更高更胖,目测体重可能有 180 斤 —190 斤。他拍片子需要从平车上挪到检查床上,因为下肢都动不了,得三个人照顾他。两个跟他一样壮的年轻男人 + 跟他差不多年龄大的女人(可能是他妻子,负责拿东西,办手续、付费,搭把手)。

看见这一幕,我跟我老公说,咱再生一个吧,你看看,一个人生病了才知道啥叫人多力量大。

有人这时可能要说,老了可以请护工。

今天我进了医院,骨科的在院护工 200 / 天,不是一对一,整个病房一共就 3 个护工,住了三四十个病人,而且是中年女护工,还不是男护工,真到抬人的时候也是 3 个护工一起搭把手。护工能做的,就是帮你翻翻身,打打饭,倒个尿盆,喊下护士。

跟病人聊天缓解病人心理问题,手术签字,医疗缴费,办理各种手续,还是得家属自己来。

而且这些护工只照顾在院病人,由于床位周转快,绝大多数病人还来不及到 “一直绝对卧床卧到精神崩溃” 的地步。而精神崩了的病人才是最难照顾的。

急门诊、住院部大厅拥挤的人群里,绝大多数病人都是 1-3 个家属陪护的,即使像我这样整天出入医院,大同小异流程都懂,已经不需要怎么咨询,直接进门就能顺溜地完成所有事的人来跟着陪护,也难免有手忙脚乱的时刻。

我想,等到有一天我老了的时候,年轻人稀缺,如果每个病人都需要至少 1 名陪护,贴身的长时间的护工仍然不是大部分病人的选择,劳动力市场到底要收多高的价格才能跟得上这么大的人力缺口。

除非我们 80 后 90 后 00 后到时候能接受像幼儿园和养老院一样集中式的管理模式。但集中式管理,如果还相对平价,就意味着对每个个体来说,一定是不够细致,甚至粗放的。

但从 —— 目前 80/90/00 后年纪轻轻来生孩子住院时,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高标准要求、对家属心理支持需求、对房间硬件的挑选、对细节的追求 —— 来看,就知道,我们到老了,可能很难像他们 50 后 60 后如此 “忍耐” 粗放的康养护理模式。

今天我还跟我爸说,其实在上海看病,医疗费不见得比在老家贵很多,甚至是持平或略低的。因为医院周转快,辅助性质的用药能不用就不用。但对于病患来说,医保报销以后,最大的开销是异地就医的吃、住、行、康养、家属误工的费用。

假如一个人生了大一点的病,父母要带孩子异地就医,如果还需要住院治疗,前后等床位,加上等待的时间,加一起可能也要一两个星期了。这笔异地就医人吃马嚼的费用,也是大头。

人在健康的时候,从来都意识不到,一走一跳,一呼一吸,一笑一闹,这样自然的生命活动是如此珍贵。

    协助本站SEO优化一下,谢谢!
    关键词不能为空

免责声明

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、教程和内容信息仅为个人学习测试使用,请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,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,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,否则后果自负,请支持购买正版软件!如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。敬请谅解!

sitemap